原创文章
上篇文章中,我提出,“一位求助者,从发病到接受现实,到正规求治,到临床治愈,到彻底康复,到回归社会,是一个漫长的过程;假如陪伴者的上述优势可以发挥出来,就可以打通“生物-心理-社会”三个环节,对求助者原创文章
解读|【解读“陪伴者计划”】之二:陪伴者可以做什么?

【解读“陪伴者计划”】之二:陪伴者可以做什么?

  上篇文章中,我提出,“一位求助者,从发病到接受现实,到正规求治,到临床治愈,到彻底康复,到回归社会,是一个漫长的过程;假如陪伴者的上述优势可以发挥出来,就可以打通“生物-心理-社会”三个环节,对求助者给予全程的指导、陪伴和抚慰。”

  这里我就展开分析一下,根据求助者的病况,陪伴者能提供哪些具体的、有针对性的全程指导和帮助。

  发病初期:树立信心,保持耐心

  一位抑郁症求助者,从治疗进程看,可以分成发病初期、急性发作期、治疗期、巩固期、康复期几个阶段;从疾病的程度看,可以分成轻度、中度和重度。疾病状态不同,求助者需要的帮助是有区别的。

  在发病初期,多数求助者不太了解抑郁症,普遍的心态是茫然、惊慌、无助。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,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。这时,陪伴者首先能做的,是倾听求助者的诉说,安抚他们的情绪,向他们普及抑郁症基础知识,打消他们的恐惧和忐忑心理,把心态安定下来。

  随后,陪伴者要告诉求助者,抑郁症是一种真实的疾病,是生物、心理、社会三方面因素失衡的结果,是需要治疗、也可以治疗的。很多求助者,出于对抑郁症的无知,想当然地认为抑郁症是“心病”,责怪自己“意志薄弱”、“缺乏责任感”,自责、自罪,耽误了治疗。因此,要劝导求助者正视问题,及时调整,迅速控制症状。不然会贻误时机,给后续治疗增加难度。

  其中,信心非常重要。记得我出版《渡过:抑郁症治愈笔记》后,一位读者和我交流阅读感受。他说:“读了你的书,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。”

  听他这么说,我起先很不甘心,心想我写了这么多,就这一句有用?后来,接触到更多的求助者,了解到求助者治疗中有那么多曲折,我认识到,假如求助者读了我这本书,真的能树立“抑郁症可以治疗”的信念,那就非常实用,我就该知足了。

  陪伴者还可以帮助求助者消除病耻感。很多求助者,虽然明白抑郁症是怎么回事,也知道应该寻求正规治疗,但没有勇气告诉别人自己生病,更谈不上求医问药。当然消除病耻感是全社会的事情,陪伴者只能力所能及劝导求助者,“你只是病了,不是错了”,鼓励他能够勇敢面对,积极求治。

  最后,在告诉求助者“抑郁症可以治疗”的同时,还要给他们打预防针,让他知道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,治疗起来有一定困难,要打一场持久战。我不赞成“抑郁症是心灵感冒”之类的说法,因为抑郁症既不像感冒那样常见,也不像感冒那样好治。对抑郁症轻描淡写,会让求助者轻敌。一旦治疗无效,求助者可能更加沮丧和绝望,影响后续的治疗。

  求医初期:判断自身状态,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式

  当求助者从最初的迷惘和慌乱中镇定下来,接下来就需要选择干预方式。这时候,陪伴者可以帮助求助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大概的判断,从而作出选择:到底是自己调整,还是看医生?是看精神科医生,还是去找心理咨询师?

  一般来说,如果通过各项表征,判断求助者只是处于抑郁情绪和轻度抑郁阶段,就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等方法自我调整,或者做心理咨询;如果到了中度和重度阶段,就要毫不犹豫,抓紧时间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。

  具体如何判断?我个人的体会是:既关注情绪起伏,更关注动力和能力的变化。如果求助者仅仅是情绪低落,那么问题可能还在心理范畴;如果发现他的工作能力、办事效率甚至生活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,那就不只是抑郁情绪,而到了抑郁症的范畴,需要及时进行药物干预。

  当进入治疗阶段,求助者和家属都希望找到一个灵丹妙药,一下子就把病治好。此时需要帮助求助者打消幻想,面对现实。要告诉求助者,抑郁症只是一个统称,具体到每一个人,病因、病理、症状各不相同,不存在一个统一的、标准化的治疗方案。抑郁症治疗需要时间,需要耐心,对抗抑郁症,不存在“最好的”治疗方式。陪伴者只能根据求助者的个体差异,帮他寻找最适合他的个性化疗愈方案。

  药物治疗:解释医生用药逻辑,提高求助者治疗依从性

  求助者进入治疗期后,心态会暂时稳定下来,最初的茫然、无助有所缓和。这个阶段,求助者最大的顾虑来自三个方面,需要一一排解。

  首先是药物的副作用。这是每位求助者服药之初都会遇到的现象。毋庸讳言,副作用确实存在,有的表现为口干、视力模糊、排尿困难、便秘、轻度震颤及心动过速等,有的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、心动过速、嗜睡、无力等症状。这时,求助者会非常沮丧。本来他对药物治疗就半信半疑,现在发现吃药不见效,却出现副作用,会非常懊恼、后悔、沮丧。

  这时候,要跟求助者讲清楚什么是副作用、副作用是怎么回事。要告诉求助者,副作用确实存在,但也没那么可怕。因为副作用的概率非常低,并不总是出现;副作用的大小和药物有关,也后求助者自身内环境有关。无论如何,副作用和精神疾病对人的摧残相比,微不足道。因此,在疾病和副作用之间,应是“两害相权取其轻”。

  在消除对副作用的担心之后,接下来要处理好求助者对医生的怀疑情绪。在治疗中,求助者对医生往往有这样的疑虑:问诊就这几分钟,凭什么判断我有病还开药?有什么依据?这些药能见效吗?

  针对此,可以告诉求助者,中国精神科医生资源严重缺乏,医生不能给求助者分配更多的时间,是无奈的现实。精神科医生看病只是针对症状,不涉及心理。在短短的就诊时间内,你能做的就是抓住重点,把症状讲清楚。有经验的医生只要能准确掌握你的症状,再察言观色,还是能在几分钟内判断病情、正确下药的。

  但医生开药后,求助者的担心便会转化为对一堆药名的怀疑。这时,陪伴者可以运用自己的药物知识,给求助者解释医生的用药逻辑,告诉医生的思路大概是什么样的,为什么用这几种药。从而让求助者从内心深处相信医生,遵从医嘱,为争取最佳疗效打下基础。

  “遵从医嘱”主要表现在服药上,即做到“足量足疗程”。抗抑郁药有一个特点,一般都要服用三四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效。而求助者大多性急,见用药不见效,就会失望、沮丧,甚至匆匆停药,前功尽弃。这个时候,要给求助者讲解抗抑郁药的生效机制,让他明白,药物不见效,不是药不行,而是药力不够。一定要坚持治疗,坚持到药物起效的那一天。

  如何判断药物起效,也非常重要。如果药物确实起效,求助者会备受鼓舞,改善情绪,增强信心;如果药物确实无效,且已经足量足疗程,那就应该果断换药,不再耽误时间和金钱,赶紧去试验更对症的药物。在这个问题上,陪伴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,给求助者以具体的指导。

  心理治疗:帮助求助者认清自己,找到合适的咨询师

   

  近年来,寻求心理帮助的人越来越多。对于抑郁症,心理治疗肯定有用,而且在每一阶段都会起不同的作用。问题在于,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,并且收到实际效果。

  大多数求助者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是模糊的。他们不懂得心理咨询的原理,也不懂得心理咨询的复杂性。在他们看来,心理咨询师就是一个概念,岂不知咨询师是特异性最强的一个群体,无论是水准,还是门派或是风格,都千差万别。指望随便找一个咨询师,就能解决各种问题,无异于缘木求鱼。要告诉求助者,心理治疗的本质是自救,在整个治疗过程中,咨询师只是起到引导和推动的作用。最终要靠求助者本人,在咨询师的带领下下,发现内心被扭曲的情感力量,理清来龙去脉,解决内心冲突,求得身心统一。

  因此,如果求助者下决心寻求心理治疗,陪伴者要告诉他,一定要“以我为主”寻求帮助。要先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,明确自己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,需要哪个门派的咨询,再在这个方向寻找适合自己的咨询师。

  在咨询过程中,陪伴者甚至还可以成为求助者的督导,督促其完成咨询师布置的家庭作业,加强自我练习,最终收到实效。

  康复期:坚持服药,锻炼身体,改变内外环境,避免复发

  治疗临床见效后,患者就进入康复期。在这个阶段,避免复发是第一要务。

  很多求助者,在治疗未见效之前,悲观绝望;一旦治疗见效,临床症状消失,便以为大功告成,马上就想停药。这个阶段,陪伴者可以发挥很大作用。要告诉求助者,临床治愈只是阶段性的,不能匆忙停药,否则就会把自己置身于复发的风险中。

  有些患者急于停药,还有这么一个理由:“服药就说明病没好,不服药才说明病好了。”这种想法其实很荒唐。服药不服药,疾病都客观存在。相反,不服药,疾病就倾向于加重;服药,疾病就倾向于被控制。陪伴者可以叮嘱求助者,在医生的指导下,缓慢减药。减药的维持期尽可能长一些,这样即使出现复发迹象,因为还在维持用药,至少还能抵挡一阵,然后快速调整用药,遏制疾病复发。

  除了坚持服药,心理调整也必不可少。很多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后,立刻原封不动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上,内心冲突没有解决,外在刺激依然存在,这些都是复发的风险因素。因此,陪伴者要提醒求助者,加强心理建设,避开刺激点,增强环境适应能力,追求人格完善。这甚至会成为患者毕生的功课。

  体育锻炼更是康复的重要环节,很多陪伴者都从中获益良多。陪伴者可以为求助者量身定做锻炼方案,甚至陪伴锻炼也很有必要。

   

  最终目标:恢复社会功能,回归社会

  和躯体疾病相比,精神疾病的治疗有一个特点,即不是临床症状消失就万事大吉,最终目标是回归社会。有些求助者,病程迁延多年,各方面能力都会退化,即使临床治愈,要回到正常生活中仍非常艰难。而求助者不能回归社会,精神疾病的治疗就是不彻底的。

  回归社会难在哪里?一是克服病耻感,二是逐渐恢复各方面的能力。在这两方面,陪伴者可以发挥特别的作用。很多时候,求助者离开社会时间长了,有社交恐惧,害怕和人接触,如果有陪伴者陪同,就可以增加底气;当求助者做事缺乏自信,陪伴者也可以给予鼓励甚至必要的协助,帮助他找到努力的边界,获得自我掌控感。

  很多求助者和我探讨,患病之后要不要坚持工作和社交?我的意见是,以自己的感受为判断依据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抑郁症患者当然不必过度强打精神,逼迫自己,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;也不能整天无所事事,陷入“鬼打墙”的负面思维中,反复品味痛苦。只要患者不是太累、太艰难,就应该尽量坚持做一些事情,逐渐恢复能力和自信,最终回归社会。

  总结

  以上分门别类,分析了在不同阶段,陪伴者可以给求助者提供哪些帮助。当然实际情况会比这复杂得多,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,求助者还会出现和衍生出各种各样具体的需求。

  从陪伴项目看,“陪伴者计划”还可以细分为:求助者情绪安抚、治疗方向选择、就诊指导、用药指导、心理咨询辅导、人际关系适应指导、亲子关系指导、运动疗愈指导、复学就业指导、婚恋指导等。陪伴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,灵活机动调整陪伴内容。

  最终的目标,是打通“生物-心理-社会”三个环节,给予求助者有针对性的全程指导,帮助他们获得信心,找到治愈的办法。倘能如此,“陪伴者计划”就能起到自己独特的作用,成为精神疾病疗愈的第三支柱。

  相关文章:

  

  【解读“陪伴者计划”】之一:为什么需要陪伴者?

  【陪伴故事】你的存在,是希望的光

  【陪伴故事】在陪伴中共同成长

  【陪伴故事】“没事,这不怪你”

  【陪伴故事】我如何成为一名陪伴者

  “陪伴者计划”正式启动

  短期是诊治,长期是成长,全程是陪伴

  

  ◀扫描关注

  本文系网易新闻·网易号“各有态度”特色内容。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。文字、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,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。本公号投稿信 

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/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

解读|【解读“陪伴者计划”】之二:陪伴者可以做什么?

http://m.anne5.com/yuanchuangwenzhag/412117/

推荐访问:解读乳腺增生 解读西游记 解读基金 解读红楼梦 解读音 解读中国经济 解读红楼梦的惊天秘密 解读新党章
相关阅读原创文章 
热点推荐